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Slider

逆回购连续20天暂停 业内:不意味货币政策收紧或转向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赵洋

  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继续暂停。

  11月22日,央行发布公告表示,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2018年11月22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这是央行自10月25日开展了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后,连续第20天暂停逆回购操作。连续20天暂停操作,刷新了2016年初央行宣布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频率至每个工作日以来,逆回购操作连续暂停新纪录。

  2016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为央行精细化调整货币市场的政策工具被频繁使用,市场也将其作为观测货币政策信号的指标之一。回顾历史,央行曾分别于2017年3月末、2017年6月末、2017年12月末、2018年初、2018年3月、2018年7月末和2018年8月末,分别连续15个、12个、12个、15个、9个、19个和15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操作。本次逆回购暂停时间长达20天,引发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关注。

  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来,由于前期降准投放流动性以及资金到期压力小,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频次明显降低。11月当月,目前仅有一次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逆回购操作次数则保持为零。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当前流动性环境和资金面仍然保持偏松,但信号释放的减少还是会引起市场的担忧。不过,更多观点明确表示,暂停逆回购操作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收紧或转向。

  中信证券(17.040, -0.10, -0.58%)相关研究表示,央行暂停逆回购不意味着货币政策收紧。该研究指出,央行逆回购操作暂停时间较长,容易引发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收紧的猜测。不过,央行在资金利率偏低时暂停逆回购操作,表明央行更加注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即资金利率不宜过低,以防止金融机构重新加杠杆。该研究进一步表示,近期出台的多项政策表明,目前,结构性的融资问题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央行或将增加中长期限的资金供给以助力政策执行。

  实际上,对于市场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的判断标准,央行此前有明确表态。央行在日前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受季节性因素等影响,短期资金面有时也会小幅波动,但并不意味着政策转向,流动性最终会向合理充裕水平收敛。央行表示,分析货币政策取向宜采用中长期视角,重点应关注市场利率在较长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

  从市场利率看,尽管央行近期连续20天暂停逆回购操作,但市场利率依然保持低位平稳运行。数据显示,11月22日当天,上海银行(11.520, -0.10, -0.86%)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各品种跌多涨少。其中,隔夜Shibor报2.4560%,下降12.3个基点;7天期Shibor报2.6420%,下降1.4个基点;3个月期Shibor报3.0640%,上升0.4个基点;1年期Shibor报3.5350%,下降0.9个基点。

  业内人士表示,下半年以来,货币市场基准性的7天期回购利率DR007中枢有所下移,运行区间大体在2.50%至2.75%,这被认为大致对应着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状态,尤其是10月中旬以来,资金利率波动更显平稳,表明当前市场流动性总体较为宽松。

  此外,尽管连续暂停逆回购,但央行还通过其他方式稳定市场流动性。11月5日,央行开展了4035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3.3%,与上次持平。这是10月以来央行首次开展MLF操作。鉴于有MLF到期后完全对冲到期量,分析人士表示,央行续做MLF主要是为了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和市场利率的稳定。

  逆回购操作频次降低,恰恰体现出央行在流动性投放上的锁短放长思路。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当前,央行流动性投放锁短放长特征明显,MLF和降准成主要手段。明明表示,2017年四季度起,流动性投放规模加大,但以逆回购方式为主。进入2018年,MLF和降准逐步取代逆回购成为流动性投放主要渠道。2018年三季度,MLF是流动性投放的主要力量,流动性投放倾向于中长期工具。

  中国银行(3.610, 0.00, 0.00%)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表示,从总量上看,目前,国内流动性依然比较充裕。年内央行已不断通过降准、超额续做MLF、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措施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目前流动性相对充裕,Shibor各期限利率走势平稳,国债收益率逐渐下行,因此,暂停逆回购对市场的影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11月份,地方债发行也渐入尾声,这也被认为是影响央行逆回购操作频次降低的一个因素。此前,央行在开展逆回购操作时,数次表示“为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而目前,地方债发行高峰已经过去。

  此前几个月,在政策推动下,地方债发行进入高峰期。截至9月底,全国各地区新增专项债发行总规模已超过全年限额的90%,超额完成了相关政策指引80%的目标,也进一步压缩了10月至年末国内各地区地方债的发行空间。10月内,国内各地区地方债发行规模仅2560亿元,较8月至9月的高峰水平大幅下降。进入11月后,地方债发行规模进一步下降。

  从货币政策本身看,各方更加关注政策传导的效果。央行此前也表示,目前在结构上和局部领域,货币政策传导仍面临一些约束。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定向降准、扩大抵押品范围、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多种措施,加强“精准滴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明明认为,近期出台的多项政策表明,目前结构性的融资问题成为政策层关注的重点,央行或将增加中长期限的资金供给,以助力政策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