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第三次会议:加强金融、财政、发改协调配合
9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第三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研究做好下一步重点工作。
会议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微观主体韧性进一步增强。下一步重点工作包括:把握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和部门协调,继续有效化解各类金融风险等六项内容。
其中“做好预调微调,但也要把握好度”,“加强金融部门与财政、发展改革部门的协调配合”,“防范各种‘黑天鹅’事件”等表述值得特别关注。
“强调把握好度就是政策要平滑,不要让经济政策给市场一个大量放水的错觉。现在更多是补水,让M2向名义GDP增速靠近,而不是大幅超越,进入放水的状态。” 东方证券(8.410, 0.00, 0.00%)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称。
7月2日,新一届金融委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以来,至今已公开披露四次会议内容。包括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等工作,第二次会议研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本次会议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其间,金融委还召开了一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专题会议。
预期引导、协调管理与精准调控已越来越清晰。
预调微调应把握好度
会议指出,做好当前金融工作,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遵循既定方针,抓住关键问题推进工作。同时,会议明确了6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是在宏观大局的变化中把握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充分考虑经济金融形势和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做好预调微调,但也要把握好度。
交通银行(5.540, 0.00, 0.00%)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在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正常化、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的国际大环境下,中美利差的缩小可能加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所以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非常有限。同时,在国内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环境下,也要求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稳健中性。
“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运作整体的大方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来进行预调和微调。不过,在预调微调过程中,如果调整力度过大或市场预期不稳定,可能让公众误以为是政策转向。”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称。
曾刚指出,这种情况在过去一段时间有所体现,比如央行的一些操作,都是在控杠杆、防风险的大方向下进行的边际调整,并不是方向上的变化,但有部分人士误认为是政策转向。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主体多元化,另一方面是实际调整时可不太容易把握好“度”。所以本次会议要求预调微调时要把握好度,一是从调的动作上不能过大,二是要稳住市场预期。
8月31日,金融委办公室召开金融市场预期管理专家座谈会。一位与会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会上大家提出,希望能及时沟通金融委、央行的有关政策,央行方面也给出了积极回应。“未来通过与当局更多沟通,专家们可能更清楚政策意图,基于自身客观理性的判断,在发表观点时对市场也会有更好地预期引导。”
加强与发改部门配合
此次会议还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和部门协调,特别要加强金融部门与财政、发展改革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政策精准支持力度,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唐建伟认为,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下,积极财政政策的调节空间更大一些。一是今年政府制定的财政赤字率为2.6%,略低于上一年,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出口放缓幅度较大时,作为应对将财政赤字率适度提升到3%是可行的;二是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增速都超过GDP增速和全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财政减税降费仍有一定空间。
“协调配合方面,金融和财政的配合讨论已经很多,之前主要关注财政支出,其实税收对企业环境也有影响,如果税收增长较快,可能将财政支出力度的政策效果对冲掉。所以财政和货币政策配合还需系统性研究。”曾刚称。
本次会议强调了金融、财政与发改部门的配合。曾刚认为,和发改的配合主要与其特殊功能有关,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稳”之一是稳投资,基建投资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较为重要,而发改委在基建投资规划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发改委还在债转股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化解金融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会议还提出,继续有效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既要防范化解存量风险,也要防范各种“黑天鹅”事件,保持股市、债市、汇市平稳健康发展;务实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开放;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和企业家的活力;强化正向激励机制等工作重点。
“黑天鹅主要在于美元周期走强时,会有很多风险释放。一是新兴经济体受到一定冲击;二是比较高的杠杆率在流动性丧失后,会有一个明显调整的窗口,现在表现比较明显的是土耳其、阿根廷等国出现的货币贬值。”邵宇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因为“黑天鹅”不确定性很强,较难预测,所以要做好前瞻性的政策储备,对可能出现的“黑天鹅”做好预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比如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对外需造成影响,影响到经济增长,央行在货币政策上边际放松,包括三次定向降准、MLF释放流动性等,这其实也是防范“黑天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