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经济学家调查:超半成认为房地产价格泡沫严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7日讯 今日,由经济参考报与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百位经济学家“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1%的专家认为“房地产价格泡沫严重,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课题组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6%的专家认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75%的专家认为“着力解决实体经济供需失衡、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71%的专家认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促进商品和服务质量持续提高”;57%的专家认为“让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53%的专家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50%的专家认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产权制度,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42%的专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2018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那么,在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2018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空间在哪里?课题组对2018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空间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80%的专家认为“无论是税收政策还是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政策将更多向高新科技产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领域倾斜”;65%的专家认为“进一步下调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税率、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范围等结构性税收优惠政策”;57%的专家认为“加大基础设施领域开放力度,鼓励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让PPP回归本源”;54%的专家认为“进一步下调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税率、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范围等结构性税收优惠政策”;50%的专家认为“继续落实并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扩大减税效应”;42%的专家认为“‘紧一般预算’与‘宽广义财政’并行,预算赤字率不会进一步上调,大幅提高专项债券新增规模”;22%的专家认为“增值税更可能以完善、扩大抵扣范围为主”。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结果,2017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13.53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那么,专家将如何评价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流向呢?调查结果表明,72%的专家认为新增人民币贷款“没有改变民间投资‘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64%的专家认为新增人民币贷款“保证了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扩张”;56%的专家认为新增人民币贷款“加速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增长”;52%的专家认为新增人民币贷款“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导致了投资增速持续下滑”;40%的专家认为新增人民币贷款“信贷扩张因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其效应难以发挥”;36%的专家认为新增人民币贷款“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扩张”。
此外,课题组还对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75%的专家认为“国有企业和地方债问题严重,导致银行业坏账水平提高,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51%的专家认为“房地产价格泡沫严重,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48%的专家认为“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缓慢,创新仍未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等”;44%的专家认为“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低于国有控股投资增速,民间投资增速回升缺乏可持续性”;30%的专家认为“影子银行规模膨胀过快,导致国有企业的高杠杆率,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此外,还有少数专家提出了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其他风险点:总量TFP的增速回落;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拉大;国际金融风险引起中国资本大量外逃;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